费俊:艺术+科技赋能学科新模式

2019年初,“艺术+科技”正式成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四个新增的专业方向之一,并成为央美的第二十二个本科专业,费俊是该专业学科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致力于交互媒体艺术与设计研究,实践涉足数字艺术、交互艺术等多个领域。 

费 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艺术+科技专业教授

问:近两年,关于艺术与科技的讨论越来越多,科技的升级也影响了行业发展和艺术生态。对此,你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费俊:我们谈论艺术与科技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不是因为今天的科技发展才影响到了艺术,而是艺术史的发展一直与科技进步在交叉和演变。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差不多每20年艺术史就会被一种新的科技影响,譬如油画颜料以及宣纸、笔、墨的发明,皆曾属于“黑科技”,这些外因或动力为艺术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当我们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需要放在历史的语境中来看待。

首先,人们之所以格外关注“艺术与科技”,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今天的生活常态。有调研显示,今年人们的平均亮屏时间已经达5小时左右,这几乎占据了一个人有效时间的大部分,也意味着我们绝大多数时间是通过数字化的界面在跟这个世界进行信息交互。所以,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我们关注艺术与科技、关注数字类艺术的生活基础。

作为敏锐的艺术家而言,他们关注的不仅是新科技可能为艺术创作带来什么,更关注在科技语境下,人、社会、自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进入到艺术科技这个领域中。

其次,新技术触发了新的艺术语言,比如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很多艺术家在这个领域已经做了一些具备实验性和前瞻性的尝试。这种尝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艺术家运用新的技术试图进行属于科技艺术的创作,它让科技与文化行业同时看到这两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想象力,也会让科技产业的人士意识到艺术不仅可以成为科技的外在表现形式,还能拓展科技的应用场景。在第二个阶段中,艺术家试图通过创造一件艺术与科技的作品或设计,对艺术界甚至科技和泛文化产业真正实现有价值的输出。

今天之所以把艺术和科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是因为我们强调的不仅是用科技创作艺术作品,而且要同时关注把艺术作为科技发展的新动能,推动面向未来的交叉学科、创新模式发展。

费俊©某集体交互媒体《有趣的世界》互动影像装置一 尺寸可变 2019年 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

问:科技融入艺术创作时,艺术的创作模式会发生哪些改变?随着艺术创作中科技人员的增多,如何界定这一创作群体的身份?

费俊:今天我们谈论艺术与科技时,不可忽视的是其背后的重大变化,即艺术实践方式的范式转移,不同于传统的工作室模式,艺术与科技开启了以实验室为核心的创作模式。这种模式未必是一个固定空间,它指向广义上新的艺术实践方式,这种方式要求艺术家与科技人员共同协作。

这次我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有趣的世界》装置二,就是我和一位人工智能工程师合作近3个月共同完成的,最终确立了该作品的承载形式以及它的基础支撑方式。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不断交流探讨,一方面我要理解技术本身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工程师也要理解我对艺术概念的想法。

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所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艺术性实验室,就是实验室模式。这种合作机制使艺术家和科技人员能够在同一个语境中共同完成创造性的工作,也使艺术与科技中的参与者身份越来越广泛,它不仅是受过美术教育的职业艺术家群体,还有很多来自科技领域中的工作者。尤其是在国外,很多活跃在媒体艺术领域中的艺术家,他们的背景或是工程师,或是科学家。

这种现象反映了艺术与科技领域里的一种活力和动力,它拓宽了对艺术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我们不再以艺术家的身份去判断他的作品,而任何具有创意性的艺术工作都可以被看作是艺术与科技的成果。

由日本东京大学的原型与设计实验室创作的3D打印昆虫

问:目前,全球范围内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新的科技手段运用于艺术范畴的还有哪些?

费俊:2018年在央美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我们专门设立了——Lab Space(实验空间)这一板块。该展区的作品来自于全世界以实验室模式进行艺术与科技实践的前瞻性机构,每个机构由多个实验室组成,而每个实验室也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如研究新型智能材料的实验室,其研究方向是根据人体温度、汗液分泌的变化而发明的一种可穿戴的新型植物材料,具备非常强的诗意和感知能力。

再如,日本东京大学的原型与设计实验室,通过对小爬虫、毛毛虫等生物的骨骼结构研究,利用数字技术做出了很多有趣的机械生物体。这是科学家通过对自然的反身理解,再提取、转化并生成具有艺术性的发明。

还有德国斯图加特计算设计与建筑研究所的一组作品,他们将人工智能与建筑师的建造技术相结合,研究出蜘蛛式的织网机器人。该机器人的两个吸盘使它可以在墙面上像壁虎一样爬行,并在任意的墙体空间织出像蜘蛛网或鸟巢似的建造结构,而两个爬行机器人之间可以通过对话来共同协作,快速建造出新型的建筑结构。

同样出自该实验室的另一件作品是气候反映装置,这是一种新的气候反应式的建筑模式。其建筑“表皮”可以根据天气变化而自动打开或关闭,既不需要为此提供操作能量,也不需要任何机械或电子控制。这件作品构建了人类所梦想的建筑——它带有生物体特征,可以根据环境来进行自适应。

类似的实践成果还有很多,它们既是科学发明,又兼具艺术品的属性。通过这样的展览单元,我们想让艺术界和科技界看到类似的实践模式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展开了。

苏永健《虫舱》材质:昆虫、钢铁、电子元件 2017年

问:设置“艺术+科技”专业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费俊:艺术+科技专业在今年3月正式获得了教育部本科学科的申请认可,但事实上该专业已经发展有三四年了。

在谈及这一专业时,其实离不开另一个语境:央美设计学院在过去的3年中一直主导着当代设计的教育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通传统专业之间的壁垒。以往专业划分是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需求而设定的,但由于新产业的不断升级,很多传统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甚至很难按照传统工业制造的逻辑来划分。

因此,设计专业面临转型——在打通学科壁垒的同时,设计学院也形成了“战略设计、科技设计、设计思维、产业设计、设计理论”五大学科建设模块。其中,艺术+科技就属于科技设计这一模块,它打开了设计在当下的一种新的框架与结构,强调把艺术科技这种双创的新模式引入设计产业,并形成对该产业的创新。

在交叉学科的语境下,我们希望培养具备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新型艺术人才,这三种能力代表了艺术、科技、哲学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目前,艺术+科技专业已形成四个研究方向:机器人科技与艺术,生物科技与艺术,智能科技与艺术,社交媒体、科技与艺术。但这四个并非固定的研究方向,它会随着科技的迭代而不断淘汰和演化。

我一直代表央美参与由中国移动咪咕发起的5G多媒体创新联盟。作为发起单位,央美是其中唯一一家以艺术学为核心的机构,其他成员如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等都属于在5G领域已经取得部分成果的机构。该联盟中,我们已经开始用类似于实验室的模式在进行跨学科的创新课题的研究。譬如,正在探讨的项目就是如何用5G来赋能传统文化遗产和数字博物馆。未来,我们一旦获得了5G的相关资源,5G科技与艺术也可能成为艺术+科技专业的研究方向。

由德国斯图加特计算设计与建筑研究所创作的织网机器人

问: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体验式或沉浸式艺术展如雨后春笋,不少展览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也引发了全民看展、拍照、打卡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存在快速消费艺术的因素?

费俊:现在确实出现了很多类似沉浸式数字艺术展或所谓打卡型的网红展,它所带来的好处是让更多公众开始接触数字艺术,让数字艺术走向更加公共化的空间,甚至成为可以被公共消费的展览形态。但这样的展览存在基数过多、粗制滥造等问题,仅变成了带有感官满足型的展览,所带来的恶果可能会导致观众的感官透支,进而伤害到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一场合格的数字艺术展不仅要带给观众感官上的愉悦,更要完成打动观众的效能。未来,我相信随着高水平策展人的不断介入,这种商业性的展览会变成兼具审美功能、美育功能甚至疗愈功能等具有核心价值的展览。

作者:屈婷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