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美育教学方式,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城乡城际学校美育资源共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建设高质量的美育网络资源和平台,关键在于实现“互联网+”与美育的深度融合。如何深度融合?
有学者指出,“互联网+大美育”的聚焦点,毫无疑问是学校美育课程与教学。美育课程是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发展的跑道。如何架设这条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跑道,如何引领学生在这条跑道上朝着综合发展目标准确、愉悦地奔跑,是“互联网+大美育”课程与教学建设最重要一环。可见,只有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美育课程(特别是美育综合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达成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目标。
一、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是互联网美育课程的内容设计
课程是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2010年,教育部发布新版《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6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并将每个二级指标分解成若干个观测点。其中,教学内容下设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内容组织两个二级指标。我们认为,尽管美育课程建设包含课程纲要、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但它能否达到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计是关键。因此,“互联网+”与美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支撑要落在内容设计上。
西南大学的赵伶俐教授总结近20年关于思维与教学的研究,提炼出了视点结构教学模式,即确立一个清晰的点(知识点、技能点、问题焦点、重心点、中心点或其他点),从此点沿着一定逻辑联系轨道(定义及关键字)展开,不仅可以逻辑地连接学科内部的所有知识,还可以连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从而形成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系统,即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美育课程应适应现代人在线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并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因此课程设计要做到短小精悍,并具备高度综合性与系统性。每个视频模块都应有服务于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作用。每个视频节点都要对应一个“清晰的点”,即“视点”。
通过这个“清晰的点”,指向相应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能等核心内容,沿着“逻辑联系轨道”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不断连接学科内的其他知识点,点串联成线,线交织成面。这条“逻辑轨道”不是单一的,而是纵横交错的,即通过审美跨界和发散思维,还能连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堆积成体。最后形成以“视点”为中心的学科内和学科外纵横交错、高度综合、条理清晰的立体知识网络结构。
以审美“视点”为中心的知识球体,不仅具有以清晰、简明、准确为特征的内部逻辑美,其外部也应该具有形象生动、新颖自由的形式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美育课程,不论是美育综合课,还是将美育渗透到其他学科课程中,都应该体现美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态的审美特征,即通过精美、自由、时尚、经典、新颖且与内容相协调的界面设计、排版方式、高雅的艺术作品等,保持学生对美的敏感性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影响、熏陶和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其审美趣味和审美素养。换句话说,课程内容结构和形式设计本身也应该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要具有美感和设计感。此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广泛选用能体现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的典型作品,具有普遍性、基础性、前沿性和研究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深度融合的实施手段是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是实施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文本为中心,以班级为单位,且自上而下。其教学效果的评测主要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抬头率等指标,以及学生作品(或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教学效果,从而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虽然这种以班级为单位、以内容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好的传播效果,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首先,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寻找令人身心愉悦的交互式、体验式教学方式。如果教师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学生才是选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主导,那么他必将被时代淘汰。其次,教学场所由实体教室变为虚拟空间,教师从直接面对学生,转为面对冰冷的机器,因而无法直接观测课堂教学效果。
“互联网+”与美育要深度融合,必须变革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以效果为导向的互联网审美化教学观点的提出,正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尝试。审美化教学,是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都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理念、操作模式和方法。它适合包括互联网教育在内的未来教育格局和需求,能够让学生的感性和理性都得到充分协调发展,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当前,全国各地的美育实验改革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股春风也为“互联网+”与美育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契机,有独立特色的美育教学平台和实验平台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正是进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审美化教学的大好时机。
在监测互联网审美化教学的实施效果方面,我们认为必须以效果为导向,以课程教学为渠道。以效果为导向,即教学不是教师自己在屏幕前的独角戏,而是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的过程。《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指出,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同行及校外督导组评价、学生评教和录像资料三个二级指标来监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教学效果评价数据可来自五个方面:
一是校内督导组和校外专家评价数据;二是学生评价意见和学生作品(或作业)评价数据;三是录像资料评价数据,如能否有效利用各种教具,能否进行审美跨界等;四是家长和社会组织的评价数据;五是教师自评数据,这里的教师不限于学校专职教师,还包括民间艺人、各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内的美育工作者。
教学是一次性艺术,因此教师做出的教学改进应该是实时的。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实时提炼五大评价数据的关键词,不断反馈给教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沉浸在审美欣赏、审美体验、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过程中,营造出愉悦、自由、生动的教学氛围。如何实时收集、处理和提炼这五大数据,也是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审美化教学要突破的技术难题。当然,只有教师教学大数据是不够的,还应制订基于“互联网+”的美育目标、课程、教材、教学、学习“五位一体”的大数据方案,同时组建各方面专家队伍,统筹设计与指导实施,以解决这一技术和理论难题。
三、深度融合的实现渠道是师生创生审美化教学
如何将互联网美育课程转化为以效果为导向的互联网审美化教学?互联网审美转化是搭建在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桥梁,这也是审美化教学操作的着力点。我们可将其提炼为四个方面的转化。
第一,教学要素转化为开放的审美对象。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全部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互联网的软硬件环境,如软件界面设计、操作便利度、网络响应速度等,转化为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和体验力的对象。
第二,教学过程转化为身心愉悦的审美活动。将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审美欣赏、审美体验、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活动,并且这样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发挥个性,发表独到见解,相互赞赏的创造性审美活动。
第三,教学关系转化为以爱为纽带的审美关系。将以往生硬呆板的教学关系,转化为师生相互欣赏、共同成就,创造教学美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是以爱为纽带的,因为爱是追求与外部世界相互协调的态度,它类似于审美态度,是无私的、热忱的、开放的。
第四,教学空间转化为立体的审美空间。将传统封闭狭窄的实体教室转化为具有丰富资源、开阔视野的立体审美空间,将学生的眼界从有限的黑板解放出来。互联网审美转化充分体现了美育的人文性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美育活动看作一个促进和引导学生步入理性境界的过程,也是学生在自由的审美和艺术活动中情感得到抒发、个性得到表现、精神得到升华的过程。
在以教学为渠道的互联网审美转化过程中,上述四个转化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机融合于互联网教学过程中。互联网教学过程所含的全部教学要素都转化为学生审美欣赏、审美感知的对象,教师才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形象生动、新颖自由的审美体验境界,才能够构建身心愉悦的审美活动,实现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人文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具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并与学生共同创生审美化教学。
显而易见,“互联网+”与美育的深度融合还需要保障系统的支撑,包括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等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具体内容以及相互之间如何协作运行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
作者:陈笑浪,钟群